天灾无法预测,甚至不可避免,但在受灾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尽量降低伤害却是我们可以事先学习的。集团行政人事管理中心特别收集整理了《防震常识》和《手足口病预防》,提高大家的防震防病知识。

防震常识

一、平时的防震常识:

  1. 检查建筑物的耐震性能,请专家评估,必要时应采取更新或补强措施。
  2. 加强室内家具安全,固定家具、物品、摆饰、花盆等,以免被震倒、掉落,而伤及人体。
  3. 平时加强自宅的安全及整修,家庭成员具备充分的防震常识,充实地震时、地震后的紧急应变能力。
  4. 平时家中应备有干电池、收音机、手电筒、急救箱,并让家人都知道这些用品储放的地方。
  5. 知道家中瓦斯、自来水、电源安全开关位置,让家人都知道如何关闭。
  6. 地震危害区较高的地方,可对自己及家人、房屋、财物等投保意外险,以备万一遭震害时,供医疗或修复之用。

二、地震时的紧急措施:

*室内

  1. 远离窗户、玻璃、高的家具,迅速躲在坚固的桌下或高度较矮且重心稳固的家具旁边,或靠站在内墙柱子边,随手以棉被、座垫、安全帽保护头部。
  2. 迅速熄灭瓦斯、烟蒂或其它火种,关闭电源,避免地震引起的间接灾害。
  3. 除非房子老旧或屋外有大片空地、房屋已出现严重裂痕者,否则留在室内比室外安全。
  4. 住在大楼或公寓,避难时勿搭乘电梯,搭乘电梯有被震落的危险,或因停电而受困。
  5. 地震时身处公共场所,勿惊慌夺门而出,以免混乱而发生踩伤、挤伤的情形。

*室外

  1. 在人口密集的都市,发生地震时如正在室外,应尽速进入室内,注意可能掉落的招牌、花盆、玻璃等,如正走在陆桥、地下道,应尽速离开,更要远离建筑工地。
  2. 地震时正在行车中,应立即减速停车,将车停靠在安全的位置,等地震过后再开走。
  3. 在郊区行驶的车辆,地震时不要进入长桥、堤坝、隧道,如已进入要尽速离开。
  4. 地震时,当你在山崖边、山崖下面,如有小落石,这是山崩前的警兆,一定要快速穿过或离开。
  5. 地震时,在河堤或海边要尽速离开,居住海边民众,如发现地震后海边有急速退潮现象,显示海啸将要来袭,应迅速往高处避难。

三、    地震逃生避难守则:

  1. 确保紧急逃生门路,地震时,水泥住宅或高层公寓难免因震动使门户歪斜无法打开,故地震时应先打开正门,方能确保安全逃生。
  2. 勿慌张冲到屋外,地震后,观察周围状况,稳定采取紧急避难行动。
  3. 小巷、墙边、断崖、河边勿靠近,小巷、墙边会有砖瓦掉落或水泥墙倒塌的危险,断崖或河边有时会因地盘松软而崩塌,应尽可能远离。
  4. 避难时应少带行李,携带用品限于紧急粮食和饮水、少量急救药品,放入背包,保持双手自由活动。
  5. 掌握正确信息,对于主震后发生次数频繁的余震,应充分注意,采取冷静沉着的行动,勿轻易听信谣言,造成纷扰。
  6. 在电影院、商场等公共场所,一定要注意掉落物,用衣服、携带物品保护头部;不要慌张由楼上往楼下跑,勿惊叫,保持冷静;停电时应冷静随引导灯采取避难行动。

四、 身陷险境的逃生秘诀:

  1. 身陷在倒塌的房子里,应先冷静,以减低氧气和体力的消耗。
  2. 凭着记忆找出应急用品,如手电筒、收音机等,以提供照明、了解外面情况。
  3. 可用砖块规律地敲打水管或墙壁,引起搜救人员注意,但不可过分用力,以免引起崩塌。
  4. 试播电话对外求援,或找寻其它可能逃生通道。
  5. 等待救援时,仔细倾听外面动静,随时呼救。

 五、 地震震度:

地震震度是指地震时,地上的人所感受到震动的激烈程度,或是物体受到震动遭受破坏的程度,以一个正的整数来表示。

  1. 零级(无感地震):地震仪有记录,人体没有感觉。
  2. 一级(微震):静止中或对地震比较敏感的人可以感觉到。
  3. 二级(轻震):门窗摇动,一般人均可感觉到。
  4. 三级(弱震):房屋摇动,门窗格格有声,悬挂的东西摇摆,静止的汽车 明显摇动。
  5. 四级(中震):房屋摇动剧烈,不稳的东西会倾倒,较重的家具会移动,可能有轻微灾害。
  6. 五级(强震):房屋墙壁龟裂,驾驶汽车的人可感觉,重家具可能翻倒,设计不良的建筑物会损坏。
  7. 六级(烈震):房屋倒塌,山崩地裂,地层断陷裂开,建筑物基础遭破坏,铁轨弯曲。

手足口病症状及预防

一、    内容简介: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医生表示,本病至今尚无特殊预防及治疗方法,坚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

二、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

最重要是注重个人卫生,保持空气流通;饭前便后应及时洗手。患者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红疹消退及水泡结痂。此外,家长还应多给孩子吃蔬菜、水果,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1. 要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治疾病蔓延扩散。
  2. 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送正规医院隔离治疗。
  3. 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和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4. 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5.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6. 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如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贯众等具有一定效果,可用水煎服。在治疗期间,本病如无合并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痊愈。治疗原则主要对症处理,可服用维生素B、C及清热解毒中萆药或抗病毒药物,有合并症病人可肌注丙种蛋白。
  7.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做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应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品为宜。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东路8号锐创国际中心A座20层

    邮编:100102

    电话:010-84730005